为推动我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教育现代化2035》和《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坚持内涵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2017年被列入陕西省拟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由2015年的15437人增长到2020年的18548人,其中,本科学生16006人,高职学生2542人。
2.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召开2次教学工作会议,安排和布置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达到12个;新增特殊教育、智能科学与技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2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3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学名师3人;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236项;获批国家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1项。19个师范专业全部通过一级数据监测,本科、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0.81%、86.01%。
3.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基本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工程应用学科群、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和艺术学科群为核心的五大学科群。建成省级优势学科1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社会科学名家工作室,与西安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3人。
4.科学研究取得新成绩
学术创新蔚然成风,学术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科研实力显著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0项,科研总经费达到22071.56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172篇,其中核心期刊866篇,被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203篇;出版学术著作182部。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推行岗位聘用和绩效管理,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教授108人、副教授2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陕西省优秀教师3人,兼职硕士、博士生导师92人。
6.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效明显
与16个国家的65所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签订合作协议34份;选派200余名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深造;与13所高校签订“2+2”“3+1”“3+1+2”等联合培养项目;选派450余名学生出国(境)留学、任教、实习和就业。招收来华留学生386人,毕(结)业270人。
7.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校园建筑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87.24万册,电子图书174万册。实验室建设投入5691万元,仪器设备总值18577万元,实验室总面积30603平方米。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完成校园无线网一期、二期项目建设。
8.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
学校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成功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强化用人导向,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顺利完成两轮干部换届工作,交流轮岗率显著提升,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推进;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引进走出”方式培训干部,创新干部培训形式,与浙江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培训处、科级干部400余人次;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召开思政工作会,开展思政大练兵。加强校内外宣传力度,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高,校风、教风、学风明显改善。
(二)主要经验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保证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政策,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办学定位。强化民主科学决策和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立足服务地方,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有力保证了学校科学发展。
2.坚持锐意改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以综合改革为动力,更新办学理念,坚持建立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人才竞争机制等,激发新活力,以创新驱动学校各项事业追赶超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突出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
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省“四个一流”建设为契机,把“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和“一流学院”建设紧密结合,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紧抓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师范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进行内涵建设。
4.坚持特色发展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秉承师范教育办学特色,围绕“卓越教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不断强化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坚持错位发展,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特色人才培养、区域产业开发、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一流课程、一流专业、一流学院,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存在问题
1.办学资源短缺
“十三五”期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但教学资源建设仍然不足。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用地、学生宿舍、实践教学、科研用房缺口较大,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教师队伍中缺乏拔尖人才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难度大,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短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3.内涵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师范特色需进一步彰显,办学层次需进一步提升,二级学院办学活力需进一步激发,整体办学效益需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4.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需持续推进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改革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进一步提振。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
(一)面临机遇
从我国发展大环境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从陕西全局看,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重大战略机遇,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相继推出重大政策和文件、制度,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西部高等教育将迎来“黄金十年”。“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持续推进“教育强省”战略,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非省会城市高校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速度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快速崛起,为我校补齐短板弱项、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从高等教育领域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已经确定,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开始实施。“十四五”时期,随着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将给予师范院校更大的战略投入和更强劲的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将结合教育领域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计划“支持各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师范大学”,我国教师教育将迎来黄金期。
从我校发展实际看,学校党委坚强有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教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全体干部聚焦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使命,踏实肯干,敢于作为,我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良好局面。
(二)面临挑战
从外部大环境看,当今国际和国内教育正经历着革命性变化,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使学校形态、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迫切需要我们面对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
未来五年,我国教育将以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为远景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新要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期待,教师教育的新格局,师范教育的新变革,高校竞争的新常态,都给我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陕西省范围来看,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分类发展和竞争性分配政策日益明确和强化,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同类院校呈现出“追赶超越”跨越式发展态势,我校面临“前甩后追”的激烈竞争,尤其是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竞争,形成大学超常规发展的新常态,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必须置身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要由紧盯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转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咸阳市人民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总目标,通过推进新战略,实施新工程,着力协调区域均衡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改善民生事业等。我校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咸阳市“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我校需要应对的重大挑战。
首先,从内部环境看,“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处于加快分化、整合、提升、转型的重要阶段,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内涵建设提升质量成为发展主基调。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和陕西省促进高等教育一流特色发展建设全面推进,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将面临自我重新审视。在这一重大变革中能否保持清醒认识,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是我校“十四五”发展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其次,新时代教育的新需求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将加快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新师范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办学格局的改变使得师范院校单独培养师范生的局面不复存在,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工作,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再次,师范特色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基础教育研究在学校学科方向整合中的地位如何加强,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建设与学校目标考核体系如何融合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厘清。
从学校的小环境看,我校师资队伍质量亟待提升,缺乏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亟需改善,自身造血能力欠缺;理念观念亟需更新,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辟意识、创新意识亟待加强。“十四五”期间,如何主动应变局、开新局,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学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追赶超越,是我校面临的新的挑战。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保障,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依法治校
全面加强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牢牢把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坚定不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办学活力。主动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拓展国际教育资源,加快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4.坚持服务导向,增强创新能力
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创新,提升服务创新型陕西建设能力,为教育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人才优势。
(三)发展思路
高举师范旗帜,以“服务地方、引领社会”为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类型定位,立足咸阳,服务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荣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着力培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教育师资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之路,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层次、上水平、创特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争取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不断拓展继续教育。主动服务陕西基础教育,坚持“做优师范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专业”,把“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评价指标。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改造和调整专业结构,增强学科专业实力,促进办学质量及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为新时代陕西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层次,提升科研水平,凝练学校文化传统,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改善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2035年,形成与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布局、科研创新和大学文化体系,将学校建设成为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形成师范类专业特色鲜明、非师范类专业优势明显,在同类院校领先的学科专业群和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专任教师博士占比显著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升,高水平和标志性研究成果取得突破。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办学空间和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为实现将学校建设成为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根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起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把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贯穿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到2025年,在校生总规模保持在20000人左右。
2.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工程
(1)加强“一流学院”与一流专业建设,保持学校在省内同类师范院校中的引领作用,确保新增6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力争2~3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力争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中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二级认证。适应行业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新增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4个,本科专业总量控制在50个左右,形成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优势特色专业群。
(2)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建设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建成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每年建设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0门以上,力争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1~2门。
(3)重点培育、孵化有显示度的教学成果,力争获得4~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2项,争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力争获得6~8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4)完善实践教学和双创教育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建立5~10个稳定、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建立资源利用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升级优化,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和服务大数据资源建设。
(6)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卓越基础教育师资;每年新增2~5个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3.学科建设工程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聘用国内一流专家3~5人;依据申硕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加大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博士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建设校级重点学科5~10个,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1~2个。着力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扩大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积极申报硕士点,力争在2~3个领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加大与国内一流师范院校的交流,建立对口合作、援建项目和机制。
4.科技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程
积极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快研发平台建设,以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社科普及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6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0余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到11910万元,科研总经费达到50000万元以上, SCI/EI/ISTP/SSCI论文数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以上,科研成果转化190项,专利授权18件以上,省级协同创新平台1~2个。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建设高绩效有特色的新型地方智库,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5.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25年末,教职工总规模稳定在138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达到295人。实现“三个一”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即每个学院至少有一名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学术带头人,每个专业有一批学术骨干教师。实现教师队伍分类建设和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目标,到“十四五”期末,新增“学科带头人”15人、“学术带头人”40人、“学术骨干教师”60人,辅导员教师人数达到100人,“双师型”教师达到200人。
6.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贯彻“双循环”发展思想,树立“窗口”意识,不断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更加主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十四五”期间,国(境)外合作院校总数突破100所,再增高水平合作院校10所,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院校10所;成功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项;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30名以上;通过国(境)外项目访学、留学、任教教师总数达到100名;通过国(境)外项目进行交流学习学生数达到500名;在校留学生规模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流,争取每个二级学院能与1~2个国(境)外友好单位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7.现代大学治理工程
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着力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治理体系建设,以《咸阳师范学院章程》为基本依据,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理事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为支撑,以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为依托,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完善“三重一大”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权、责、利相统一,运转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和开展办学活动,逐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8.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工程
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到“十四五”末,力争校园用地满足办学标准要求;完成创新创业大楼等工程项目建设,建筑面积增加13万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完成高水平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建成人文、绿色、生态、智慧的现代化校园。
五、主要任务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1.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配齐建强思政师资力量,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伟大成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等的教育价值,善用“大思政课”,使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
2.深入持久生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省情校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全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机制,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构建大宣传格局。以提升学校影响力为重点,以强化学校凝聚力为着力点,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讲好学校发展新故事,传播学校发展好声音,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学校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
4.优化德育工作机制
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构建全员育人新机制。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协同机制,落实实践育人任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健康保障体系。提高后勤服务育人质量,竭诚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5.创新学生工作体系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作用,从学生成长需求切入,改善社团活动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学生获国家级奖项数量大幅度提升。落实学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提高就业质量,学生就业率保持在同类院校的前列。
(二)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
1.专业内涵建设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学质量国家要求和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淘汰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达成度。
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导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行业相关专业和服务民生专业。
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实行就业、招生、专业“三挂钩”,对就业率低、报到率低、一志愿率低、专业建设成效不明显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
2.师范专业认证
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组织师范专业所在学院主动担当、全力投入,对照标准、扎实推进,按时保质完成师范专业认证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打好认证评建攻坚战,确保现有师范专业全部通过二级认证。
3.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优势特色课程建设。根据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统筹规划一流课程培育,建设五大“金课”。按照一流专业建设对课程的要求,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深化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以“思政课大练兵”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争取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取得实效。
结合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引入市县(区)教研室、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关社会组织共同建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
4.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支持以案例、项目、讨论、实践报告和团队作业等形式强化课内实践教学。鼓励学科专业教师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加强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以学科竞赛为牵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逐步形成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十四五”期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项目数量逐年递增。
5.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优化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方法,强化实践指导,建立具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基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建设“创新创业公共通识必修课+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专创融合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慕课、微课等在线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6.教育教学成果培育
遵循问题导向、特色培育、协同培育等基本原则,组建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方案,持续推进培育项目的教学实践,扩大培育项目影响力,全面总结培育项目的突出成果,提炼方法、提升理念、形成理论。
(三)加强学科建设,争取“申硕”成功
1.凝练学科方向,培育重点学科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学科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打造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通过3~5年,建设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
2.加强“申硕”基本条件建设
对照国家标准与要求,加强“申硕”基本条件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和申报新增硕士点2~3个,学校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3.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扩大与其他院校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现有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
4.加强学科建设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大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师范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特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建立对口合作、援建机制。
(四)提升服务创新驱动能力
1.加强平台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加强校级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做好申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期培育工作,力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取得突破;推动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范式转移,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保障和智库作用。
2.加强团队建设
搭建研究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的培育。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若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承担一批国家、部、省级各类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
3.完善项目管理
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完善项目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有关管理政策。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建设;加快推进科研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4.促进成果转化
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在服务中省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和方向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成果的突破。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做好师德师风年度考核,讲好师德故事,树立师德先进,加大教师失范行为处理力度,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2.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
积极实施“三个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师,努力打造一支满足学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支持教师申报各级各类人才项目,鼓励教师成名成家。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加大博士教师的引进力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实行稳健的职称评审方法,在保障学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保持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的基本稳定。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科学规划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建立教师发展档案,提供指导服务,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加强教师发展梯队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夯实青年教师发展基础。重视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进修工作,拓宽青年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
(六)扩大开放办学
1.提升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水平
加强与国(境)外、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及教育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聚焦人才引育,加大聘专引智力度,吸引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激励教师出国(境)研修、访学、深造,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水平;加大学生海外交流力度,提升交流项目的质量和成效,提高学生的国际交往力;优化留学生生源、类别结构,进一步提质增效。
2.全面深化区域高校协作发展
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务实的态度,深化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交流,发挥高等教育集群聚集效应,实现区域间高校的互动、融合和共荣。充分发挥科教资源聚集优势,积极融入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环大学经济圈建设,充分利用陕西高校联盟资源,在区域间高校积极探索和实现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
3.提高继续教育水平
坚持终生学习理念,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开展教育社会服务,拓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培训渠道,成为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充分发挥省级教师培训中心的职能,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陕西基础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七)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1.完善学校治理制度体系
按照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推进制度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着力推进依法办学,实现学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根据学校评价标准,坚持科学定位、分类发展。
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进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改革学生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不断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大学校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全面推动综合改革,推进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建立向教学、科研人员倾斜的资源配置机制。凸显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增强二级学院办学动力。
4.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解决好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和“留不住”问题。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理顺学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岗位聘任制和绩效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人才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制定不同类型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及其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教师开展分类考核和评聘。修订相关文件和制度,发挥好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岗位设置管理,优化人员聘用制度。
5.增强学校治理执行力
完善运行有序、监督有力、沟通合作、保障权益的运行体系。深化各职能部门“放管服”改革,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方式,综合运用规范、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提高学校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6.加强完善档案管理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项目验收,确保档案资料完整收集,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
(八)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按照国家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标准和学校发展规划指标要求,狠抓机遇,通过内引外联、资源共享等方式,争取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政策、资金支持,扩大办学用地,使校园用地、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满足国家评估审核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合作,争取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开发办学资源,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实验室、图书馆条件。“十四五”期间,建成创新创业大楼、学前教育楼、人才公寓、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游泳训练馆等。
3.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按照教育厅高校信息化2.0建设规划,出台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拓展信息化应用项目合作,分步实施,逐步建成学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完成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安全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平台建设;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0G。实现业务系统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工作的融合创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升,为我校“一流学院”建设增加新动能。
(九)实施民心工程
1.加强资产管理和资源共享配置
加强国有资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实现办学经费收入稳步增长。树立经营理念,按照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成本核算和资产有偿使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改革资源配置方式,继续推进竞争性分配方式。推进后勤服务改革,提高校园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2.加强绿色、健康学校和平安校园建设
加大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力度,增加基础设施和人员投入,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按照“保底线、强基础、宽覆盖”的要求,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依法打击校园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网络安全,有效抵御和严防境内外敌对思想意识和势力对校园的渗透和破坏。强化安全、法制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健康学校,构建平安校园。
3.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改善教师的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薪酬制度,改变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现象。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十)深化大学文化建设
1.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的育人环境。建立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继续实施接待日制度,让全体师生员工感受人文关怀。完善利益调整机制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
2.打造高品质的大学文化
加强和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凝练学校文化传统,弘扬和创新咸师精神,形成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一步增强学校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逐步形成具有咸师特色的大学文化。努力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达成以下目标:
(1)学校办学理念、师范特色进一步鲜明,凝聚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普遍增强。
(2)学校学术氛围更加浓郁,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引领作用、辐射功能以及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科学研究支持服务进一步深化,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职能持续彰显。
(3)学校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4)校园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特色更加鲜明。
(5)学校文化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文化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六、党的领导
(一)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学校改革发展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做好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健全考核指标体系,细化落实“三项机制”,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党政管理干部培训计划,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三)加强宣传统战工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加强对课堂教学、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各类思想阵地和社团、校友会等的管理,确保宣传理论阵地可管可控。健全舆情研判、信息通报、事件处置、督查指导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健全完善统战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遵规守纪、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压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加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大力查处师生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
七、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1.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规划执行力
认真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打造勇于担当和敢于作为的干部队伍。
3.加强民主建设,提高民主决策和监督水平
落实《咸阳师范学院章程》,依法建立和实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专业建设等重大事项决策中的智囊和咨询作用,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执行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全校师生建设学校的主人翁意识。
(二)资源保障
1.保证重点发展领域
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教学和管理提供充足、优质的资源保障。统筹使用学校办学经费,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考虑资源配置,根据“扶优、扶特、扶强”原则,优先保证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项目。
2.提升资源效益
依托信息化平台,促进学校资源整合,提升资源管理水平,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为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资源服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3.推进后勤服务改革
创新后勤服务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统筹校园公共设施管理,推进公共资源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施保障
1.加强规划宣传
及时做好规划的宣传解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统一认识,凝聚人心,把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规划目标上来,努力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广泛收集规划实施的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动员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2.分解目标任务
把规划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年度、部门和责任人,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举措落细落实。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时,要充分体现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其作为部门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核心指标,实现年度计划和“十四五”规划的有机统一。
3.加强监测评估
健全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考核机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重点考核领导班子任期内规划执行情况。建立规划实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将师生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
附件:
1.“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指标(40项)
2.“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项目(34项)
3.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5.学科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6.师资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
7.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8.校园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附件1:“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指标(40项)
发展指标 | “十四五”目标 | 指标属性 |
事业 规模 | 专任教师(人) | 1180 | 发展型 |
在校生(人) | 20000 | 约束型 |
留学生(人) | 200 | 发展型 |
学科专业建设 | 专业学位硕士点(个) | 2-3 | 突破发展型 |
聘用国内一流专家(人) | 3-5 | 发展型 |
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个) | 6-8 | 发展型 |
省级以上研究基地(个) | 3 | 发展型 |
省级以上研究中心(个) | 1-2 | 发展型 |
人才 培养 | 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个) | 4-5 | 突破发展型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 2 | 发展型 |
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项) | 4-7 | 发展型 |
省级协同育人平台(个) | 6 | 发展型 |
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个) | 6-9 | 发展型 |
毕业生就业率(%) | 90 | 发展型 |
毕业生创业率(%) | 1 | 发展型 |
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个) | 2000-2510 | 发展型 |
学生专利发明(项) | 50 | 发展型 |
科学 研究 | 科研总经费(万元) | 50000 | 发展型 |
科研项目经费数(万元) | 11910 | 发展型 |
国家级科研项目(个) | 36 | 发展型 |
EI/SCI/SSCI/A&HCI论文数(篇) | 303 | 发展型 |
著作数(部) | 200 | 发展型 |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 | 10 | 发展型 |
科研成果转化(项) | 190 | 发展型 |
申报发明专利授权(件) | 18 | 发展型 |
省级协同创新平台(个) | 1-2 | 发展型 |
师资 队伍 | 特支计划或万人计划或三秦人才(名) | 3 | 突破发展型 |
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名) | 3 | 发展型 |
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名) | 2-3 | 突破发展型 |
双师型师资比例(%) | 18 | 发展型 |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 25 | 发展型 |
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个) | 5 | 突破发展型 |
学科带头人(名) | 10-15 | 发展型 |
国际化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个) | 1-2 | 发展型 |
外籍教师(人次) | 30 | 发展型 |
通过国(境)外项目访学、留学、任教的教师数(个) | 100 | 发展型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数(人) | 10-15 | 发展型 |
通过国(境)外项目进行交流学习的学生数(人次) | 500 | 发展型 |
条件 保障 |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 13 | 发展型 |
信息化投入(万元) | 2300 | 发展型 |
附件2:“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项目(34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基本办学用房 (平方米) | 拟开工年份 | 拟投入 使用年份 | 拟投入金额(万元) | 投资计划安排(万元) | 备注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1 | 学前教育楼建设项目 | 4147 | 2021年 | 2022年 | 2200 | 1200 | 1000 |
|
|
|
|
2 | 创新创业大楼建设项目 | 47000 | 2022年 | 2025年 | 24000 | 800 | 4200 | 7200 | 4200 | 7000 |
|
3 | 渭城校区电力增容工程项目 | 180 | 2022年 | 2022年 | 2900 |
| 1500 | 1400 |
|
|
|
4 | 学生餐厅建设项目 | 6000 | 2023年 | 2024年 | 3000 | 3000 |
|
|
|
|
|
5 | 秦都校区操场改造建设项目 | 12000 | 2021年 | 2021年 | 500 | 500 |
|
|
|
|
|
6 | 人才公寓建设项目 | 30000 | 2024年 | 2026年 | 13500 |
|
|
| 4050 | 5400 |
|
7 | 学生公寓建设项目 | 39000 | 2022年 | 2024年 | 17550 |
| 5265 | 7020 | 5265 |
|
|
8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指导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 3000 | 2021年 | 2023年 | 150 | 100 | 50 |
|
|
|
|
9 | 基础教育发展U-G-S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 600 | 2021年 | 2023年 | 300 | 150 | 100 | 50 |
|
|
|
10 |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平台建设项目 | 450 | 2021年 | 2023年 | 100 | 50 | 30 | 20 |
|
|
|
11 |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特色平台及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项目 | 370 | 2021年 | 2023年 | 300 | 150 | 100 | 50 |
|
|
|
12 | 地方师范院校“1+N”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项目 | 625 | 2021年 | 2023年 | 200 | 100 | 50 | 50 |
|
|
|
13 | 咸阳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特色智库)项目 | 750 | 2021年 | 2023年 | 100 | 50 | 30 | 20 |
|
|
|
14 | 渭城校区东区学生公寓及教职工宿舍楼维修改造项目 | 7400 | 2021年 | 2021年 | 500 | 500 |
|
|
|
|
|
15 | 渭城校区学生公寓暖网主管道维修改造项目 | 40947 | 2021年 | 2022年 | 84 | 69 | 15 |
|
|
|
|
16 | 渭城校区学生公寓电力改造项目 | 95585 | 2023年 | 2023年 | 1600 |
|
|
| 1600 |
|
|
17 | 游泳训练馆建设项目 | 9000 | 2023年 | 2024年 | 4050 |
| 1215 | 1620 | 1215 |
|
|
18 | 新校区征地建设项目 | 666667 | 2025年 | 2025年 | 10000 |
|
|
|
| 10000 |
|
19 | 秦都校区工程实训中心改扩建项目 | 1206 | 2023年 | 2024年 | 212.5 |
|
| 212.5 |
|
|
|
20 |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 | 1000 | 2022年 | 2023年 | 2300 | 500 | 800 | 800 | 100 | 100 |
|
21 | 渭城校区学生公寓综合改造项目 | 54350 | 2021年 | 2025年 | 1141 | 287 | 195.7 | 202.7 | 227.7 | 227.7 |
|
22 | 渭城校区老图书馆暖气主管道维修改造 | 6379 | 2023年 | 2023年 | 23.6 | 23.6 |
|
|
|
|
|
23 | 渭城校区室外篮球场地维修工程 | 5715 | 2023年 | 2023年 | 111.3 |
|
| 111.3 |
|
|
|
24 | 校园文化景观长廊建设项目 | 3000 | 2021年 | 2023年 | 185 | 9.25 | 157.25 | 18.5 |
|
|
|
25 | 校园标识系统建设项目 | 53.9 | 2021年 | 2022年 | 61 | 54.9 | 6.1 |
|
|
|
|
26 | 校园智慧一卡通及财务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 | 80 | 2021年 | 2023年 | 971 | 499 | 151 | 321 |
|
|
|
27 | 教学、科研及办公条件提升改造项目 | 30000 | 2021年 | 2021年 | 410 | 110 | 100 | 100 | 100 |
|
|
28 | 楼宇消防设施维修改造项目 | 300 | 2021年 | 2023 | 265 |
| 165 | 100 |
|
|
|
29 | 学馨苑暖网主管道维修改造及周边花砖路面维修改造工程 | 4500 | 2023年 | 2023年 | 218 |
| 218 |
|
|
|
|
30 | 渭城校区宿办楼维修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 676 | 2022年 | 2022年 | 168 | 168 |
|
|
|
|
|
31 | 渭城校区商住楼屋面防水工程 | 2700 | 2023年 | 2023年 | 62.1 |
| 62.1 |
|
|
|
|
32 | 家属区8-10号楼及商住楼暖气改造工程项目 | 38982 | 2021年 | 2021年 | 48 |
|
| 48 |
|
|
|
33 | 渭城校区家属楼8A-10B屋面防水工程项目 | 4500 | 2022年 | 2022年 | 120 |
|
| 120 |
|
|
|
34 | 秦都校区3栋家属楼屋面防水、给排水管道维修项目 | 18900 | 2025年 | 2025年 | 172.4 |
|
|
|
| 172.4 |
|
附件3: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专业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咸阳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国家、陕西省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1.专业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在原学前教育、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书法学省级一流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地理科学、历史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等省级一流专业5个,完成率233%,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新增校级一流专业7个,完成率117%。
2.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三五”期间,结合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相关专业8个,现有本科专业54个,师范19个,非师范35个。调整后,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类、信息技术类、管理类、经济与贸易流通类、文化创意类专业集群。2020年新申报特殊教育、智能科学与技术(职业教育师范)两个专业。另有日语、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电子信息技术等六个非师范专业申请转为师范专业。其中,日语转为基础教育师范专业,其余五个专业转为职业教育师范专业。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积极与咸阳市人民政府、泾阳县教育局、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柞水县科教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平利县、淳化县、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和高校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协同育人。2016年、2018年先后两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要。2020年培养方案修订完成。
4.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实践实训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引进网络课程资源数量大幅提升。课程质量也进一步提高,获批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有9门在线开放课程已经上线运行。设立校级金课项目48项,建设慕课15门。
5.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十三五”期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完成率100%;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2个,完成率100%;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5项(含3项联合申报),完成率100%;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4项,教育部“合作育人”项目6项,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项。
6.加强教材编写选用制度建设
“十三五”期间,进行了两次校级教材立项,共立项教材建设项目45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3部。本科生选用近年出版的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50%以上。
7.学科竞赛成绩丰硕
“十三五”期间,学校印发了《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制定了《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建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建设大学生科研创新基地及各类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依托平台,学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16项,省级项目177项。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银奖9项、铜奖16项。学校获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和陕西省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662项。
8.审核评估与师范专业认证统筹推进
“十三五”期间,学校顺利完成了审核评估工作。我校师范专业教育优势进一步凸显,学校所有师范专业均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第一级认证。
(二)存在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亟需改革
现有专业特色还需进一步凝练;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还不够彻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力度还需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不够。
2.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融合度不够,教师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应用于本科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人数偏少,科研项目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科研能力方面发挥作用不够;教材建设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
3.教师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教师教学需进一步规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级别教学竞赛获奖较少。教学团队建设亟待加强。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师范专业教师基础教育教学的经历有待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联系还需进一步密切;非师范专业的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培养应用型人才潜力不足。
4.专业建设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应建立完善的专业新增和退出机制,淘汰脱离社会需求的老旧专业,新增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以促进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布局。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导向,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为契机,以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结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突出学校的“师范”特色和优势,构建面向咸阳和陕西省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深化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强化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落实“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发展目标
1.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强化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确保2~3个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确保新增6个以上专业成为省级一流专业。
积极推进专业认证。现有省级一流专业中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二级认证,省级一流专业中的非师范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适应行业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新增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4个,本科专业总量控制在50个左右,形成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优势特色专业群。
2.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建设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建成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每年建设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0门以上、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
3.完善实践教学和双创教育体系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建立一批稳定、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
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具有师范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建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建立资源利用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5.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卓越地方基础教育师资。
三、主要任务
(一)专业内涵建设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确保新增6个以上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强化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确保2~3个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专业建设行列。
(二)教学能力提升
引导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吸引相关行业企业、教育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优秀教师到学校兼职授课,强化教师服务地方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研学,提升教师国际视野。
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为抓手,引导教师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探索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争取获得省级课堂教学大赛、思政课大练兵奖励12~15项。
(三)师范专业认证
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组织师范专业所在学院主动担当、凝心聚力、全力投入,立足实际、对照标准、扎实推进,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打好认证评建攻坚战,确保师范专业全部通过二级认证。
(四)深化产教融合
统筹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对接行业、融入产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协同育人,按照“体制—机制—模式—课程—团队—平台”六位一体的思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工作,探索国际化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建设水平。突出一流专业的引领作用,打造教师教育、管理、文化产业等专业链群,实现专业的特色化建设。
(五)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优势特色课程建设。根据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统筹规划一流课程培育,建设五大“金课”。按照一流专业建设对课程的要求,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深化课程思政融合度,全面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结合实际建设一批特色化教材。争取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0门以上,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思政课大练兵”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设3~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1~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结合学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引入市县(区)教研室、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关社会组织共同建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课程。
(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引导和鼓励以案例、项目、讨论、实践报告和团队作业等形式强化课内实践教学。鼓励学科专业教师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加强政策引导,增加经费投入,以学科竞赛为引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学科竞赛体系。“十四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0项。
(七)优化专业布局
强化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导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行业相关专业和服务民生专业。
撤销与学校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强、创新水平不够、培养质量不高、生源严重不足、就业率低的专业,增设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质量好、办学效益高、有助于提高办学水平的专业。
围绕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教学管理等进行改革。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专业发展“三挂钩”,对就业率低、考研率低、报到率低、一志愿率低、专业建设成效不明显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
(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培养一批求知欲望强烈、学术兴趣浓厚、发展潜质较大,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
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重点培养行业骨干人才。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推进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培养地方中小学优秀教师。
交叉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链,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加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为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和立体化发展空间。
(九)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建设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室、数字教育资源库,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优化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方法,强化实践指导,建立具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创业基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建设“创新创业公共通识必修课+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专创融合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慕课、微课等在线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十一)课堂教学与考核考试改革
深入推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方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原则,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融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交互式、合作式、体验式、案例式等为一体的方式方法。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创设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教学数字化和信息化,打造“互联网+教育”新模式。
推进考核考试方法改革,每学期遴选10门课程作为试点,鼓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考核,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学有所获。
(十二)教育教学成果培育
遵循问题导向、特色培育、协同培育等基本原则,组建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制定系统可行的培育方案,持续推进培育项目的教学实践,扩大培育项目影响力,全面总结培育项目的重大成果,提炼方法、提升理念、形成理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孵化有显示度的教学成果,争取实现特等奖零的突破,力争获得4~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2项。力争获得6~8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十三)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健全校(院)教学督导制度,完善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学生的满意度、适应度、进步度、发展度等四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监控。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实行两级督导和多级监控。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任务驱动、质量监测、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加强移动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保障与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的规划贯彻落实责任体系,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面负责对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宏观决策与领导,负责规划贯彻落实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建立院系牵头、各部门配合的联动协作机制,分工负责,确保落实。促使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保障经费投入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经费投入的优先地位,确保教学经费投入达到专业认证以上标准。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和素质拓展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购置、充实、更新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图书文献资料及电子数据库,切实保障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专题研讨、交流座谈、专题报告、各类学习培训、新媒体等形式,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规划基本内容,领会主要精神,深刻理解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部署,并通过广泛宣传吸引广大校友、企业等社会力量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统筹组织实施,统筹督促检查,把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转化为年度和日常工作。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实施年度自查、中期检查和评估考核,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并将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资源配置和年终考核。对规划实施不力的二级学院进行督促,并对规划实施较好的二级学院给予表彰。
附件4: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据中省关于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结合《咸阳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校以科研兴校为战略引领,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教融合,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一)发展成就
1.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成效显著;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1)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培育,整体科研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研究特色进一步彰显。“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底,获批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0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达到22071.561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82部,发表学术论文4172篇,其中核心期刊866篇,被SCI、EI、CPCI等收录论文203篇;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
(2)科研平台、团队建设进一步夯实,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按照“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统一规划、促进交叉”的思路,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省级科研基地的建设,着力构建服务于基础研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共享科研基地,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凝练学术方向,构建学术梯队,加强团队建设。2018年,陕西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于右任书法艺术馆获批为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在第三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建设评估中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次。
(3)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成效显著。学校始终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合作,科研项目数和项目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累计获批横向科研经费11825.96万元。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技术和资本为纽带,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项。成果转化34项,转化金额14.45万,实现零的突破。
(4)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广泛开展与国内外学术团体、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密切联系与合作。通过邀请来访、互派专家学者讲学、选派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共同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学术交流,推进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学校鼓励和支持各二级学院举办学术交流会议286场次、同时支持各二级学院举办大型高水平的国内学术会议27场次,拓展了学校的研究合作领域,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2.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高层次论文数量不足,高层次科研重要指标未全部完成。
(2)科研服务地方能力亟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不足,需更好发挥学校地缘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
(3)高层次科研平台、科研团队数量不足,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仍是空白,亟待突破。
(二)机遇与挑战
1.面临机遇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校科研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校应当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提升学校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主动融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为我校科研特色化发展提供机遇。“十四五”期间,我校科研工作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变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主动作为、特色化发展。
后疫情期经济社会新常态赋予科学研究更多新使命。后疫情时代对我校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挑战,也为学校加大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学校与城市联动提供大量难得的机会,同时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面临挑战
社会需求对学校科研服务地方能力提出挑战。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学校的价值所在,是我校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我校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支持的保证。随着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等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对高校服务需求急剧扩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开展的一些科研服务、产学研联合体服务,也多呈现服务半径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在未来,我校服务地方能力、水平层次都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科研人才竞争对学校科研发展形成挑战。高校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人才的竞争。在与同区域同类学校比较中,学校竞争优势不明显,对高层次科研人才吸引力不够强。“十四五”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大力支持,必须在人才引进和大力培养、支持本土人才发展方面同时加大力度,从而保证科研人才的竞争力。
二、指导思路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在学校发展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科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学校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校的步伐。凝聚学校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五唯”顽疾,建立科学的科研水平评价体系,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
(二)指导原则
坚持“科研兴校”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主线,坚持“高水平、特色化、错位化、应用型”原则。以建设高水平研究项目为抓手,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不断加大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做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工作,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繁荣学校科研事业,为学校发展做好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凝聚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差异发展”为指导思想,抢抓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机遇。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理顺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广大教师的科研活力。通过整合科研力量,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注重产学研用,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
聚焦“申硕”目标要求、“一流学院”建设中的科研指标要求,以科研“放管服”为抓手,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科研绩效考核与奖励导向力度,在项目申报、平台与团队建设、成果获奖、营造氛围、提高成果产出和提升层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完成发展目标。
在现有科研基础上,持续增强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若干个省市级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同时,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建设高绩效有特色的新型地方智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体量化指标见表3。
(二)具体目标
表3科研发展关键性量化指标
科技工作内容 | 2021年指标 | 2022年指标 | 2023年指标 | 2024年指标 | 2025年指标 | 总计 |
科研总经费(万元) | 8000 | 9000 | 10000 | 11000 | 12000 | 50000 |
科研项目经费数(万元) | 2150 | 2260 | 2380 | 2500 | 2620 | 11910 |
国家级项目数(项) | 5 | 6 | 7 | 8 | 10 | 36 |
省部级项目数(项) | 30 | 40 | 50 | 55 | 55 | 230 |
获国家奖励数(项) | / | 1 | / | 1 | / | 2 |
获省部级奖励数(项) | 2 | / | 3 | / | 3 | 10 |
获厅局级奖励和协会奖励数(项) | 5 | 6 | 6 | 6 | 7 | 30 |
新建科研基地数(个) | 1 | / | 1 | / | 1 | 3 |
核心文章数(篇) | 200 | 210 | 230 | 230 | 240 | 1110 |
论文检索收录数(篇) | 50 | 55 | 60 | 66 | 72 | 303 |
出版著作数(部) | 30 | 35 | 40 | 45 | 50 | 200 |
申报发明专利数(件) | 3 | 3 | 3 | 4 | 5 | 18 |
成果转化 | 30 | 30 | 40 | 40 | 50 | 190 |
科研人才 | 科技新星、中青年拔尖人才等3人 |
科研团队 | 每个二级学院培育建立1-2个科研团队 |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学校科研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创新管理机制,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协同创新,扎实推进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提高获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能力,积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研服务地方的水平。
(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科研发展
建立完善科研运行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高影响力科研成果激励力度,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有关管理政策。改革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等效激励机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调动各种类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科研管理服务团队;进一步完善二级科研管理制度,扩大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自主权;加快推进科研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正式启用科研管理系统软件,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二)凝练研究特色,培育高水平成果
在学校教师教育、人文社科、工程应用、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群中,按照“重点支持一批,压缩淘汰一批,重新生长一批”的思路,遴选、凝练研究方向和领域,重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研究领域2~3个。重点支持秦汉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研究、关中艺术文化研究、茯茶文化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化学化工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美术、书法研究等。通过全方位、系统化的地域性研究,形成学校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科研特色与优势。
(三)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研产出
积极引导学校科技人员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瞄准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校际间科研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利用各种资源,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建立高水平的国内、地区战略合作平台,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产出一批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争取“十四五”期间获得国家级一般项目36项以上,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实现突破,新增国家级奖1项以上。
(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
不断聚焦陕西、西咸新区和咸阳市经济建设、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等优势,在服务中省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方向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积极调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研究优势,切实解决地方产业发展技术问题。
(五)营造科研工作氛围
制定奖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有效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承担高层次、高级别、经费多的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标志性、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学术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建立考核机制
结合岗位聘任工作,构建各岗位聘任的考核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不断强化对教职工的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推动教职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对博士科研启动经费使用绩效的考核,促进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合单位目标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各二级学院科学研究年度考核目标分配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二级学院科学研究的考核。
(七)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发挥学术自治作用
对涉及学校重大科研规划和科研政策调整,要充分征求校学术委员会或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意见,做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五、保障与支持
(一)加快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决定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根据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依托学校重要平台,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及特色研究人才,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努力形成“带头人+团队”的模式和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引领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有计划地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和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进修访学,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二)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
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科研管理服务团队;建立完善的科研运行管理服务机制,畅通校院之间、学院之间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聚合效应和信息交流沟通的溢出效应;改革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效激励机制,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形成学校各方支持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科研建设经费的投入
制定完善保障科研经费投入制度。逐步加大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建设经费投入,对各重点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在三年建设期内依照管理办法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对获批省级基地、省级团队等配套经费的支持,加强对引进、培养的学术拔尖人才、学术骨干的经费支持。发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在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加强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明确经费使用范围、管理权限,简化相关审批手续,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四)加强基础资源建设投入
加强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和积累,加强信息网络和研究成果资源库建设,形成学科知识储备和知识产权体系。优化整合公共用房资源,合理规划调配、统筹管理,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实验条件,切实改善科研用房的紧张局面。
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学校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十四五”期间一定要充分认识学校加强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集中精力抓好科研工作。到2025年,使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绩,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附件5:学科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1.学科内涵建设成效明显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工程应用学科群、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和艺术学科群。与此同时,学科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现有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建成院士(社科名家)工作室1个。
2.学科队伍规模和结构明显改善
现有专任教师1001人,其中,教授108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8人),副教授2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5人,特支计划4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百人计划、千人计划2人。
3.学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通过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获“优秀”等次;陕西乡村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为首席专家的社科名家(院士)工作室。
4.研究生联合培养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参与陕西省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工作,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抓手,积累人才培养经验,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制定了《咸阳师范学院联合培养与兼职培养研究生管理暂行办法》,分别与延安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并实质性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与西安体育学院联合申报并获批“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目前,学校有研究生导师86名,培养了硕士研究生83名。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发展过程中,我校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科建设没有聚焦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简称“申硕”,下同)这一重点工作,以至于在2020年申报专业点选择上面临困境,在进行全校资源整合时没有选择余地。
2.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未充分体现,尤其是有关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学科领域、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不突出,展示学校师范特色、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3.应用型学科的内涵建设薄弱,没有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及区域文化发展需求,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和服务能力不足,还不能达到专业硕士等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要求,影响专业硕士点的遴选和申报。
4.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缺乏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以至于标志性教学和科研成果匮乏,学科建设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
(三)机遇与挑战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教育硕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实施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支持师范院校为乡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以上文件的出台,为我校办学上层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迫切要求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切实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3年陕西省将有12所高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竞争异常激烈。公办高校大多在申报教育硕士专业点,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办高校近年来发展异军突起,实力雄厚。这些都是我校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荣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升层次为主线,以培育特色为重点,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全力开展我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和申报工作。
(二)指导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结合我校2020年“申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对我校申硕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
2.坚持目标导向
“十四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要求我们做精做强重点学科,大力支持扶持学科,突出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师范性特色、服务咸阳历史文化发展的地方性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特色,切实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
3.坚持统筹兼顾
按照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现有资源与学科发展实际,全力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提前培育、建设和做强拟申报专业学位点。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求,又要统筹兼顾学校办学特色和现有学科建设实际。
三、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着重突出内涵和质量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整合学科资源,突显学科特色,重点发展师范类、地方性、应用型学科,力争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学科。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定位,申报优势特色学科和有发展潜力学科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力争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使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综合实力得到整体提升。
(二)专项目标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聘用院士、学部委员及国内一流专家3~5人;依据申硕重点学科建设需要,集中物力财力,加大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博士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或平台1个。
全面优化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每个学科培养或引进学科带头人1~3名、学术骨干2~3名,建设校级重点学科5~10个;力争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1~2个。
着力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积极申报硕士点,力争在2~3个领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扩大合作交流,加大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师范院校的交流,积极寻求并建立对口合作、援建项目和机制。
(三)发展思路
对接国家战略,谋划学校发展,紧紧围绕咸阳、关中地区及陕西省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多学科聚焦基础教育、关中文化和地方经济研究,在凝练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上狠下功夫,凝练一支专业理论扎实、科研能力强、具有较强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科梯队,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层次,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四、主要任务
充分把握学科建设内涵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优化学科结构,努力打造高品质学科群;大力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完善学科建设分层管理体系,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推进学科协同发展,为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层次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一)优化学科布局,筹建专业学位硕士点
以学科建设基本要求为基础,以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为导向,通过调整、重组、培育、构建等方式,实施学科优化与整合,大力推进专业硕士点的建设与申报工作,力争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二)凝练学科方向,培育重点学科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学科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打造学科特色,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争取通过3~5年建设,使部分校级重点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三)引培学科带头人,构筑合理的学科梯队
围绕“申硕”建设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加大重点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有力支撑学科发展
加大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教学改革、乡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地方教育史和教育家等领域的研究和攻关力度,产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教育研究和改革成果。加强红色文化、古都文化、秦汉文化、关中文化、民俗文化等区域文化研究,挖掘区域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打造用地方文化浸润人才、人才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文化育人特色。瞄准咸阳市、西咸新区等区域发展和建设需求,扩大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和开发,取得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五、保障与支持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形成完善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确保学科建设规划任务及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鼓励各学院、各学科针对自身特点和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细则,将学科建设纳入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加强学科建设评估与考核,实行学科建设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目标责任,把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
(二)全面实施人才工程,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落实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和学术氛围,让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尽快肩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调动学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学科拔尖人才、学术骨干和“双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到“十四五”末,使各重点学科形成数量稳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成果突出的学科梯队。积极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培养一批水平较高的硕士生导师,为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奠定师资队伍基础。
(三)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建设资金投入上,逐步形成基于学科的资金预算机制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提高资金投入额度和使用效益。通过各种渠道,力争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学科建设的支持;确保学科建设和项目配套经费及时到位;建立开放、联合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的机制,争取通过承担大型工程项目、主持重点科研课题、合作办学、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四)加强条件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加大科研仪器设备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平台;加强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论证和使用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切实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快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学科建设对网络和文献信息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集中有限资源,落实好各级学科基本的办公、科研用房。
附件6:师资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加快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中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结合《咸阳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围绕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实施“121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拔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中青年教师能力全面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计划,全面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一)发展成就
1.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学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师德考核、评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加强师德师风日常教育、培训工作。在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公派进修和评优奖励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人事改革扎实推进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推进岗位聘用和绩效管理工作。修订职称评审文件,发挥好职称评审“指挥棒”作用。
3.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1286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间我校引进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人,引进“双高型”人才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17人,占比81.2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57人。目前我校现有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8人,教授108人,副教授255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21%,共有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客座教授65人。
4.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7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入选者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4人,兼职硕博导92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咸阳市“三五”人才5名。选拔培养“中青年拔尖人才”8人,“青蓝人才”5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双师型”教师97人。
(二)存在问题
由于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整体结构、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有一定难度,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拔尖人才少,拔尖人才少。
2.缺乏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高水平省级创新团队尚未形成,学科团队缺乏整体竞争力。
3.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还不能满足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5.“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还需完善。
二、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对标“一流学院”建设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建设指标体系,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重师德、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要求,下大力气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建设创新团队,构建学科发展梯队。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着力破除制约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和制度障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转变,努力打造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教师总量和教师队伍结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逐步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管理体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教学科研人才梯队和骨干力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规模目标
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适度调整教师队伍规模。到2025年,教职工总规模达到1380人,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达到1180人左右。
3.结构目标
(1)学历结构。以培养和引进博士研究生为主。到2025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5%以上。
(2)职称结构。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当调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到2025年,教授人数达到110人左右,副高职教师比例控制在40%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综合监督,严肃师德惩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落实教师入职宣誓和师德承诺制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推进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形式,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全员培训等制度,把师德师风教育放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首位;突出正向激励,创优树先,积极开展教书育人,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加强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表现的考察,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师德师风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力量,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努力为教师创设良好工作条件,营造愉悦舒心的教书育人环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统筹考虑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围绕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三个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示范和凝聚作用,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师。通过五年努力,各二级学院基本构建完成系统完整的学术队伍框架,每个学院至少有1名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至少有1名学术带头人,每个专业有一批学术骨干教师。
2.实施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全覆盖建设计划
开展团队建设是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为此要鼓励广大教师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以课程为建设载体,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学科方向、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跨科研团队,力争在建设期满实现每个教师都参与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目标。
3.实施教师队伍结构优化计划
制定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制定教师招聘计划和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努力做好人员招聘和职称评审工作。力争“十四五”期末,学校教职工总规模稳定在1380人左右,同时完成专任教师1180人、博士教师295人、教授110人的建设目标。
4.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加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及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着力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梯队。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覆盖”地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基本构建完成中青年教师发展梯队。
5.实施教师队伍分类建设计划
大力开展实验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实现实验教师队伍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辅导员达到100人,“双师型”教师达到200人的建设目标。
(三)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扎实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实施办法。不断提升绩效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重视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工作办法和机制。按照“破四维”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制定更加符合我校发展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规定和办法。
(四)健全教师培养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指导委员会作用,出台相应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增强教师参与学习培训和提高个人能力的积极性。遴选推荐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聘请国内名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等的专家学者构建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专家库,在教学技能、教学评价、专题研修、教学研讨、质量评价、实践指导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培训工作。
四、保障与支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实行依法管理,在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下大力气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校院协同,分级实施
二级学院要在学校总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建设发展方向和现有师资队伍水平制定本单位师资队伍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建设工作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成效列入二级学院考核指标体系中,强化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主体作用,确保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不断加大对师资建设工作的投入,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充足,并保证按时拨付到位。
附件7: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工智能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教育强省建设,按照《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学校党政高度重视,逐年加大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原来教辅部门“信息中心”变更为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工作。5年来,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成效明显。
1.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校园网改造项目,将网络接入带宽由500M提升到4500M,同时购置了网络出口智能加速引擎设备,充分合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全校15000余名用户的上网均采用实名认证;使用高性能服务器和海量存储搭建虚拟化服务平台,运行了65个虚拟服务器,更好地保障了全校业务系统和部分教学系统的运行。
2.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筹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四大基础平台,即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完成了先进高校调研和方案论证;建设如资产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等30多个信息管理系统。
3.教育教学信息化及时跟进
加强并完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实施了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试题试卷、课件、网络课程等各种教学资源2万余个;另含网络课程资源5000余门,其中包括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外开放课程等。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适用于全校学生辅助学习、自主学习的交互式教与学的应用平台,该平台具有网上教学组织和管理、网上题库建设、在线考试和阅卷等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4.网络安全防控和舆情监控保障有力
(1)加强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和重大节点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成立了咸阳师范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校园网网站建设与管理办法》《咸阳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咸阳师范学院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及新媒体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多项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门一把手信息系统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
(2)做好网络安全运行。采用青鸟网络管理软件、“趋势”网络杀毒软件、安全行为审计设备、城市热点计费软件等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管理与实时监控,校园网运行安全稳定。
(3)高度关注并做好网络安全防控。在重大节日及敏感时期,全力落实上级批示和校党委的安排部署,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尤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间,全员高度警惕,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和校党委的稳定安全值班制度要求,全面排查校园网安全隐患,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和安全防控,全校未出现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4)做好校园舆情监控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强日常和特殊时期网络舆情的监控,做到舆情及时分析、处理、上报,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5)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学习宣传“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思想,每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举办网络安全专场报告会、专题宣传、网络知识竞答等,在师生中加强网络安全与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校园网络管理。
5.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
积极适应新时代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和高校信息化建设2.0标准,就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当前信息化建设新趋势新要求新应用,催生学校信息化建设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咸阳师范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并着手启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当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1)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党政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专门研究部署,但一些业务部门和部分教师对新时代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支持力度强弱不齐。
(2)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平衡。尽管学校有线网络全覆盖,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和教学研究提供运算支持,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多个应用系统数据没有打通,存在数据“孤岛”,管理手段仍然落后,没有实现日常管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
(3)信息化资金投入稳定性和延续性不够。学校“十三五”期间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待加强。
(4)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从学校层面来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技术不新。二级单位也没有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程和水平。
(5)教职员工的信息化素养还需提升。面对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新模式新思维,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普遍存在理念不新、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从传统课堂向信息化网络学堂的转变,提升管理决策信息化水平的难度不可小视,因而加强信息化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还有更大的任务。
6.信息化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各部门,由于角色、定位、工作性质、专业背景的不同,容易产生利益博弈和工作推诿,在平衡与协调学校内利益以及工作分工的过程中,难以形成信息化建设与协同应用的合力,导致信息化项目的推广应用效果不够明显,信息资源整体有效利用率低。
(二)机遇与挑战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智慧教育等新技能的涌现,给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的高校信息化2.0标准及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持;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定期评估检查,也为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兄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信息化技术市场和建设模式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多种可能,可有效支持学校财力不足和技术欠缺的不足。
在看到大好机遇的同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信息化底子薄、财力不足、人员与技术欠缺;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模式要积极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必将对我们教育理念和固有做法带来不小的冲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创造力的大小也是一种考验。
学校信息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将紧紧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着眼智慧校园建设,奋力追赶超越,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助力学校治理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不断提升学校竞争力。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下,扎实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教育信息化2.0标准实施方案,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实际,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方向,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创造性建设智慧校园体系,服务中心和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办学现代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努力推动学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紧跟时代,加强领导
教育现代化和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重要举措,学校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省高校信息化2.0标准的时代要求,整个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总基调。
2.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线工程,建设期间要紧跟高等教育信息化新要求,做好统筹规划与总体框架设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根据各个领域需求和业务流程特点科学布局,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考虑综合效能。
3.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信息化建设要遵循规律,按照标准先行、打牢基础、统一整合、服务驱动、重点突破、开放融合的思路,坚持基础优先,做好基础设施、运行环境、数据治理、服务效能等方面建设,分步实施相关应用项目,注重实效,切实服务教育教学信息化要求。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坚持“深度融合,互联共享”的建设思路,进行深入的流程再造机制创新,既要解决当前信息化需求,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项目建设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建好和用好、管好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便利和优势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三、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目标
学校信息化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和高校信息化2.0标准,根据学校实际,经过“十四五”期间的持续建设,面向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广大师生,以规范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核心管理流程、面向师生提供一体化服务为主要目标,通过“智慧决策、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五大智慧体系和“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等体现智慧校园总体目标和特色,最终打造面向全用户、全终端覆盖、全场景支持的碎片化服务智慧校园生态。
(二)具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力建成学校新型智慧校园体系。
“一个班子”: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拟成立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一张网”:统一校园网出口,实现校园无线有线统一管理,建设高速、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一个账号”:学生使用学号,教工使用工号,实现身份统一认证和各个系统的无缝对接。“一个标准”:制定校级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数据标准。“一张表”:实施一张表工程,减轻和降低师生填报工作量。“一个数据中心”:建设全校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融合共享。“一个服务大厅”:校内师生的各项事务都可以在一个服务大厅办理,让师生不跑路或者少跑路。“一个门户”:全校一个门户网站、一个微博号、一个公众号、一个头条号、一个抖音号。“一个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一个集学习、社交、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教学资源平台,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阶段目标
表4信息化建设阶段目标一览表
序号 | 完成年份 | 项目名称 | 项目预算 (万元) |
|
1 | 2021 | 全域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治理平台、统一数据开放平台、数据集成与治理服务、统一数据服务门户、一表通平台、可视化数据开发工具、流程开发平台、用户基础服务平台)) | 500 |
2 | 2022 | 融合服务门户(站群系统、一网通办网上办事大厅、移动端融合门户、60个微服务流程) | 800 |
3 | 2023 | 一卡通升级建设 | 800 |
4 | 2024 | OA、科研管理系统建设 | 100 |
5 | 2025 | 教学资源库建设 | 100 |
合计 | 2300 |
(四)建设思路
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基准,完成三大重要使命:普及应用、深度融合、模式创新,推动学校向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使信息化成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
1.普及应用
继续进行业务应用的建设,使管理信息化普及到学校各个层面,继续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2.深度融合
包括学校信息化工作与学校各项常规工作在机制与机构等层面的融合、信息化平台资源的融合与集约化利用、信息化业务流程与消息数据的融合、信息化基于所有校园活动以及与外部环境(如智慧城市)的融合等四个层面。
业务层面利用微服务技术将传统业务系统解耦、拆分成若干个服务,按照业务服务域的模式重新组合,解耦拆分后的微服务维护便利,能够实现快速开发迭代。数据层面从业务系统通过抽取、清洗、采集、治理之后按照统一标准不同数据类别子集存放在全量数据中心,为所有业务场景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实现业务和数据的深度融合,提供灵活的数据供给和智能业务服务。
3.模式创新
体现在信息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创新建设,具体包括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和高校核心业务—教学模式的创新。
技术模式:依靠中台战略建立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由云端统一管理,形成面向用户的开放生态,降低软硬件接入门槛,提升第三方应用服务开发效率,更好地引入互联网生态资源。
服务模式:由面向个人的融合服务与超级APP以及面向全校师生的终端智能感知设备组成,形成“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码通行”面向用户极致的体验,让师生服务触手可得。
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环境、课程资源建设、个性化培养计划的建设,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遵循上述建设战略思想,基于核心目标和建设原则,通过对重点任务的建设,逐步实现全面服务教育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
四、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
2021年计划投入经费500万元,完成校园网基础网络改造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安全平台建设、数据池建设。实现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10G,网络稳定性提升至99%,师生满意度达到99%。
2022—2023年计划投入经费1600万元,完成一卡通升级改造建设,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让学生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教学资源使用率达到60%,覆盖用户数超过80%。
2024—2025年计划投入经费200万元,完成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完成教学支撑平台建设。实现校内各资源的开放共享,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师生满意度达到99%以上。
(二)建设模式
坚持校企合作,吸纳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来,保证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工作措施
1.加强信息化知识学习与宣传,更新理念,不断提高全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5G等新技术,坚持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大学治理,共同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2.深入学习研究高校信息化2.0建设标准体系,深入调查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科学谋划学校信息化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制定好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落地。
3.开阔视野,创新模式,积极吸引社会技术和资金力量,实现校企合作,通过招商引资、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建设智慧校园,加强监督与管理,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管理和服务师生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4.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积极实施校园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监控,不断提升校园网络安全运行水平。
5.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新机制,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健康有序运行,切实发挥信息化在学校改革发展中核心力量的作用。
6.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现有人员技能培训,打造精干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专业队伍,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努力提升学校信息化专业水平。
五、保障与支持
(一)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党委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提高全校信息化意识,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按照统一规划、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的模式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形成信息化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强化经费保障
按照“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建设思路,在将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软硬件设施配套,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
(三)强化安全保障
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要求,建立完善保密制度,做好网络和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备份、计算机病毒防范等工作;明确划分保密与公开的边界,加强分类管理,强化保密教育,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切实抓好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附件8:校园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校园基本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保障,是学校建设和投资的基本依据。因此,为了积极落实学校战略部署,科学编制好校园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编制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促进我校事业快速发展,结合《咸阳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通过各类校舍和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了校园服务设施,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条件,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了学校办学实力和质量。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牢固树立“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完成了秦都校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危墙拆建、电力增容、自来水管道铺设、浴室改造、餐厅改造外包等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综合服务工作任务,保障了职业技术学院办学需求。
(2)完成渭城校区1-3号教学楼和学馨苑外粉、实验楼和5号教学楼修缮、学生公寓维修改造、毕业生宿舍粉刷、2-3号教学楼及6号家属楼屋面防水、田径场维修等工程项目,完成校史馆、于右任书法馆、美术学院书画展馆、文学馆、培训学院学员宿舍、校企合作实验室等装修任务,有力地保证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一流学院建设”顺利进行。
(3)完成11号高层和16号公寓暖网工程、东区三号家属楼和西区五号家属楼拆除及道路硬化、环形道路建设等项目,打通了校园主干道,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为咸阳市创建文明城市、各类迎检、考核考试等重大活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4)完成11号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建设工作,2016年7月交付使用。
(5)完成图书馆新增电梯建设工作,2016年6月初开工建设,2017年3月完工并交付使用。
(6)完成16号公寓楼项目建设工作,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6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新增学生公寓建筑面积12747平方米。
(7)完成1号教学楼东、西两侧新增电梯安装工作,2017年8月13日开工建设,11月西侧电梯交付使用,2018年3月东侧电梯交付使用。
(8)完成学校西大门建设工作。2017年8月16日开工建设,2017年1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9)完成14部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建设工作,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完工。
2.校园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环保节能意识不断加强
完成渭城校区绿化面积约为86704平方米,生均达5.8平方米;秦都校区绿化面积为21117平方米,生均达8.9平方米,基本达到“十三五”规划生均要求。完成行知广场建设与绿化、16号公寓周边绿化等项目任务。争取政府支持,增加校园保洁车辆,定时开展洒水、清扫和垃圾清运工作。引进社会企业投资建设了学生宿舍楼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管道分质直饮水系统和学生宿舍控电系统,进行日光灯更换节能灯工作,改善餐厅就餐环境,开展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等活动。
3.管理规范化不断深入,保障学校稳定安全
坚持规范服务流程,严格管理程序,创新管理手段。制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预案等20余项,有力地促进了常规管理工作,为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建设公寓楼一栋,面积12747平方米;新修西大门一处;新增乘客电梯18部;完成对11号住宅楼、地下车库、12和16号学生公寓等维修工作。
(二)存在问题
1.按照国家住建部、发改委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要求,我校现有建筑面积缺
额为124934平方米,缺额主要在实验实习用房、室内体育用房、学生宿舍、餐厅等建筑面积上。
表5渭城校区12项校舍建筑面积现状统计对比表(单位:平方米)
序号 | 校舍用房名称 | 实际建筑面积 | 指标建筑面积 | 对比 | 规范生均指标 |
1 | 教室 | 78147 | 42217.92 | 35929.08 | 2.88 |
2 | 实验实习用房 | 16798 | 58929.18 | -42131.18 | 4.02 |
3 | 图书馆 | 32768 | 22574.86 | 10193.14 | 1.54 |
4 | 室内体育用房 | 11777 | 15391.95 | -3614.95 | 1.05 |
5 | 校行政办公用房 | 14559 | 8795.4 | 5763.6 | 0.6 |
6 | 院系及教室办公用房 | 3384 | 18030.57 | -14646.57 | 1.23 |
7 | 师生活动用房 | 0 | 4397.7 | -4397.7 | 0.3 |
8 | 会堂 | 0 | 3518.16 | -3518.16 | 0.24 |
9 | 学生宿舍 | 100032 | 146590 | -46558 | 10 |
10 | 学生餐厅 | 11915 | 17590.8 | -5675.8 | 1.2 |
11 | 单身教师宿舍 | 7841 | 5863.6 | 1977.4 | 0.4 |
12 | 后勤附属用房 | 11252 | 23014.63 | -11762.63 | 1.57 |
合计 | 288473 | 366914.77 | -78441.77 | 25.03 |
2.渭城校区部分建筑为建校初期的过渡性用房,建设标准低,条件简陋,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
3.渭城校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增加导致建筑和路网密度增加,开放空间越来越小,造成各个功能区域相互混合,区域使用功能存在不合理的状况。
4.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我校在传染病防控和校医院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
5.校园美化、艺术化程度和水准还不高。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需进一步提升。没有引入相关节能新技术和综合控制平台。
6.基本维修改造的任务比较艰巨。校园花砖路面、管网、学生宿舍、家属楼等区域破损、失修现象较多,因资金问题维修改造还没有到位。
7.经费紧张。政府投入不足,学校自筹资金压力较大。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秉承“服务到位、保障及时、措施有力、监管有效”的工作要求,以建设务实高效、勤政廉洁、全校师生满意的保障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通过健全管理组织、完善规章制度、优化队伍建设等措施,着眼学校长远发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高标准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廉洁工程,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原则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认真分析学校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建设目标,统筹考虑建设需求与资金能力,将重点放在基本办学条件完善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上。
2.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原则
规划、建筑、环境、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历史传承,最大可能地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学习与生活所需,提高规划、设计、建设的质量。
3.注重实效、前瞻性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投资效益;新建项目规划要适度超前,在土地使用、建筑功能布局和环保节能等方面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既考虑建设项目尽可能地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又考虑学校资金调度的诸多困难,力求布局和功能一次规划到位,项目建设和功能完善分步完成。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环保高效、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校园环境“绿、洁、美、雅、静、动”的建设总方向,向空间要资源,拓展绿化方式,使校园环境绿树成荫、道路清洁、景观优美,充满文化气息,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环境。
(二)主要任务
1.美丽校园建设
“十四五”期间,统筹规划校园基本建设,新增基础项目建设共8个,工程资金约11亿元,增加对校园绿化和景观提升的资金投入,为师生提供优美、舒心的校园环境。
2.健康校园建设
改革校医院体制机制,增加医护人员和基本医疗设施,积极开展师生和社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努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与设备设施建设,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3.节约型校园建设
加强舆论宣传,开展节约水电、节能降耗活动,营造节约型校园建设浓厚氛围。逐步实施节能设施改造、太阳能利用等项目。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管理成本与效益评估分析,改革体制机制中不科学、不规范成分,向管理要效益。
4.智慧校园建设
打通信息和服务渠道,挖掘网络保障服务功能,全面加强建设项目、水电供给、饮食管理、车辆服务、医疗保障等信息化建设。
(三)主要目标
根据我校发展战略、目标及定位,按照“轻、重、缓、急”的实际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抓住发展机遇,争取新校区建设用地。加大校园规划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项目包括:秦都校区操场改造、学前教育楼、学生餐厅、人才公寓、学生公寓、创业创新大楼、游泳馆和新校区建设征地。
1.秦都校区操场改造
规划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概算资金500万元;将原秦都校区操场建成一个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的标准化运动场。具体建设内容为:修建6条塑胶跑道(宽1.2米)、人工草皮足球场及排水沟等设施。
2.学前教育楼
规划建筑面积4147平方米,概算资金2200万元;位于实验楼西侧、附中教学楼东侧,主体4层。学前教育楼的建设既可以解决校内青年教职工子女入园困难的问题,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又可以优化辖区内学前教育资源,方便周边适龄儿童入园,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学生餐厅
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概算资金3000万元;位于学馨苑东侧,地上3层。学生餐厅的建设将大幅提升学校基础办学条件,解决学生基本就餐需求,改善学生就餐环境,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便利条件,更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4.人才公寓
规划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概算资金1.35亿元;位于现居味苑餐厅及民族餐厅,主体26层。人才公寓的建设将彻底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解除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
5.学生公寓
规划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概算资金1.75亿元;位于一号教学楼以西至洗浴中心以东,主体12层。学生公寓的建设可满足3900多名学生住宿,极大地缓解学生住宿的压力,增强学生的住宿条件。
6.创新创业大楼
规划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概算资金2.4亿元;位于新图书馆以东至东大门西侧停车场,地上26层、地下1层。创新创业大楼的建设:(1)实验实习室,按照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要求设计、建造力求达到实验实训场地的科学布局、合理分割和资源共享;对现有教学、办公、实验空间进行调整及再分配,达到优化空间关系、节约师生校内交通消耗的目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及服务社会的环境。(2)创新创业基地。响应创新驱动,将建成以创新就业为引领的创新创业办公及实训场地。(3)会堂、展馆。主要解决学校大型会堂不足问题,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7.游泳训练馆
规划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概算资金4000万元;位于现后勤处办公楼,地上3层。游泳馆的建设,一是满足学校师生运动健身的基本需求,提升学生体育训练水平,丰富体育训练科目门类,更好地服务体育教育的要求。二是满足全民健身、休闲的社会需求,响应国家绿色、共享的社会资源利用理念。
8.新校区征地建设
学校拟在咸阳市征1000亩地建设新校区,主要承担本科生教育教学任务。新校区征地建设项目学校将根据咸阳市土地供给情况,积极推进前期工作。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步实施的原则,严控债务风险,打造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校园。
表6主要建设项目时序表
序号 | 建设目标 | 立项时间 | 拟建时间 | 竣工时间 |
1 | 秦都校区操场改造 | 2020年 | 2021年 | 2021年 |
2 | 学前教育楼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3 | 学生餐厅 | 2023年 | 2023年 | 2024年 |
4 | 人才公寓 | 2024年 | 2024年 | 2026年 |
5 | 学生公寓 | 2022年 | 2022年 | 2024年 |
6 | 创新创业大楼 | 2022年 | 2022年 | 2025年 |
7 | 游泳馆 | 2023年 | 2023年 | 2024年 |
8 | 新校区建设征地 | 2025年 | 2025年 | 2027年 |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工作
基本建设规划要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精心策划、认真设计、严格把关、扎实落实,要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要,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观念,同时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积极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十四五”校园基本建设顺利完成
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除学校自筹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通过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创新合作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将根据资金和用途的实际情况,保证重点,保证急需,分期分批地实施建设工作,以保证资金有效地利用。
(三)提高责任意识,加强服务质量
以“服务是宗旨、态度是关键、质量是根本、时效是生命”为方针,餐饮以“结构合理、品种丰富、价格合理、安全卫生”为目标;物业以打造“规范管理、至诚服务,求实创新、师生满意,营造优美健康环境”为目标;建设工程以“科学预算、程序规范、监管有力、质量优质”为目标,医院和车队以“健康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为目标。
(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本建设的队伍素质
成立咸阳师范学院基建工程指挥部,设总指挥长1名,由分管基建工作的校领导兼任;副总指挥长1名,由基建处处长兼任;指挥部下设综合部、外联部、工程部等3个业务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加强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格工程材料、设备招投标制度,规范程序,科学操作。
(五)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基本建设管理工作
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规范基本建设管理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障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条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勤俭节约、确保质量的原则建设好学校的每一个工程项目。
(六)力争各方支持,保证基本建设的良好内外环境
校园基本建设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需要得到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支持,需要举全校之力才能顺利实施。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